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21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22〕1号)要求,我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中央水利救灾资金专项转移支付绩效自评工作,并形成了本自评报告。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中央下达水利救灾资金专项转移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
1.预算情况。2021年度,中央共计下达我省中央水利救灾资金1.24亿元,用于支持我省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1年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财农〔2021〕23号)、《财政部关于下达2021年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预算(第二批)的通知》(财农〔2021〕57号)、《财政部关于下达2021年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预算(第五批)的通知》(财农〔2021〕81号)、《财政部关于下达2021年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预算(第十批)的通知》(财农〔2021〕130号)等文件,中央2021年分四个批次共下达我省水利救灾资金1.24亿元用于支持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及水利抗旱工作。
2.绩效目标情况。我省2021年度中央水利救灾资金绩效总体目标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做到“两个坚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不断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紧紧围绕“超标洪水不打乱仗,标准内洪水不出意外、水库不能失事、 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总目标,切实落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具体目标为:修复水毁水利工程设施共1745处,其中:水库(水电站)50处,堤防(护岸)249处,水闸29处,水文测站5处,排涝泵站9处,其他1403处;兴建抗旱水源99处,兴建应急用水供水设施45处,添置提用水设备48处,其他668处。
(二)省内资金安排、分解下达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
为保证中央水利救灾资金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我省按照《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水利部关于印发<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9〕117号)和《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赣财农〔2019〕41号)等要求,主要采用因素法分配,通过《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第一批水利救灾资金的通知》(赣财农指〔2021〕19号)、《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21年第二批中央水利救灾资金的通知》(赣财农指〔2021〕31号)、《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21年第三批中央水利救灾资金和省级水利专项资金的通知》(赣财农指〔2021〕34号)、《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水利救灾资金的通知》(赣财农指〔2021〕58号)等文件,确保逐级及时下达、分解了中央水利救灾资金及其相应绩效目标。
表1 江西省中央水利救灾资金分解情况表
序号 | 县(市、区)名称 | 水利救灾资金(万元) | 序号 | 县(市、区)名称 | 水利救灾资金(万元) | |
全省合计 | 12400 | 15 | 信丰县 | 144 | ||
(一) | 南昌市 | 314 | 16 | 兴国县 | 74 | |
1 | 市本级 | 40 | 17 | 寻乌县 | 161 | |
2 | 东湖区 | 25 | 18 | 于都县 | 183 | |
3 | 经开区 | 44 | 19 | 章贡区 | 36 | |
4 | 湾里区 | 35 | 20 | 蓉江新区 | 20 | |
5 | 新建区 | 48 | 21 | 赣州经开区 | 20 | |
6 | 进贤县 | 43 | (八) | 宜春市 | 1123 | |
7 | 安义县 | 31 | 1 | 市本级 | 15 | |
8 | 南昌县 | 48 | 2 | 丰城市 | 130 | |
(二) | 九江市 | 1154 | 3 | 奉新县 | 65 | |
1 | 市本级 | 220 | 4 | 高安市 | 129 | |
2 | 柴桑区 | 67 | 5 | 靖安县 | 95 | |
3 | 德安县 | 60 | 6 | 明月山区 | 20 | |
4 | 都昌县 | 120 | 7 | 上高县 | 72 | |
5 | 湖口县 | 57 | 8 | 铜鼓县 | 69 | |
6 | 濂溪区 | 50 | 9 | 万载县 | 85 | |
7 | 庐山市 | 65 | 10 | 宜丰县 | 71 | |
8 | 庐山西海管理局 | 10 | 11 | 袁州区 | 228 | |
9 | 彭泽县 | 80 | 12 | 樟树市 | 144 | |
10 | 瑞昌市 | 90 | (九) | 上饶市 | 2044 | |
11 | 武宁县 | 105 | 1 | 市本级 | 46 | |
12 | 修水县 | 120 | 2 | 德兴市 | 269 | |
13 | 永修县 | 100 | 3 | 广丰区 | 140 | |
14 | 共青城市 | 10 | 4 | 横峰县 | 70 | |
(三) | 景德镇市 | 713 | 5 | 鄱阳县 | 150 | |
1 | 市本级 | 20 | 6 | 铅山县 | 150 | |
2 | 昌江区 | 103 | 7 | 三清山管 委会 | 35 | |
3 | 浮梁县 | 259 | 8 | 上饶市高铁经济试验区 | 20 | |
4 | 乐平市 | 276 | 9 | 上饶市经开区 | 27 | |
5 | 陶瓷园区 | 22 | 10 | 广信区 | 370 | |
6 | 珠山区 | 28 | 11 | 万年县 | 126 | |
7 | 昌南新区 | 5 | 12 | 婺源县 | 155 | |
(四) | 萍乡市 | 683 | 13 | 信州区 | 70 | |
1 | 市本级 | 99 | 14 | 弋阳县 | 96 | |
2 | 安源区 | 78 | 15 | 余干县 | 105 | |
3 | 经开区 | 17 | 16 | 玉山县 | 215 | |
4 | 莲花县 | 140 | (十) | 吉安市 | 1918 | |
5 | 芦溪县 | 113 | 1 | 市本级 | 90 | |
6 | 上栗县 | 97 | 2 | 安福县 | 148 | |
7 |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 51 | 3 | 吉安县 | 190 | |
8 | 湘东区 | 88 | 4 | 吉水县 | 198 | |
(五) | 新余市 | 264 | 5 | 吉州区 | 98 | |
1 | 市本级 | 60 | 6 | 井冈山市 | 200 | |
2 | 分宜县 | 60 | 7 | 庐陵新区 | 15 | |
3 | 高新区 | 30 | 8 | 青原区 | 136 | |
4 | 仙女湖区 | 30 | 9 | 遂川县 | 109 | |
5 | 渝水区 | 84 | 10 | 泰和县 | 129 | |
(六) | 鹰潭市 | 618 | 11 | 万安县 | 111 | |
1 | 市本级 | 93 | 12 | 峡江县 | 94 | |
2 | 贵溪市 | 235 | 13 | 新干县 | 96 | |
3 | 龙虎山风景区 | 38 | 14 | 永丰县 | 191 | |
4 | 信江新区 | 12 | 15 | 永新县 | 78 | |
5 | 鹰潭市高新区 | 12 | 16 | 白云山水利水电中心 | 20 | |
6 | 余江区 | 190 | 17 | 螺滩水利水电中心 | 15 | |
7 | 月湖区 | 38 | (十一) | 抚州市 | 1059 | |
(七) | 赣州市 | 2510 | 1 | 崇仁县 | 95 | |
1 | 市本级 | 81 | 2 | 东临新区 | 78 | |
2 | 安远县 | 120 | 3 | 东乡区 | 85 | |
3 | 崇义县 | 119 | 4 | 高新区 | 21 | |
4 | 大余县 | 54 | 5 | 广昌县 | 45 | |
5 | 定南县 | 216 | 6 | 金溪县 | 75 | |
6 | 赣县 | 159 | 7 | 乐安县 | 73 | |
7 | 会昌县 | 131 | 8 | 黎川县 | 105 | |
8 | 龙南市 | 65 | 9 | 临川区 | 203 | |
9 | 南康区 | 178 | 10 | 南城县 | 65 | |
10 | 宁都县 | 113 | 11 | 南丰县 | 48 | |
11 | 全南县 | 131 | 12 | 温泉景区 | 11 | |
12 | 瑞金市 | 208 | 13 | 宜黄县 | 100 | |
13 | 上犹县 | 125 | 14 | 资溪县 | 55 | |
14 | 石城县 | 172 |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我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扎实推进中央水利救灾资金项目建设实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期绩效目标。现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如下: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2021年度,我省中央水利救灾项目计划总投资1.24亿元。截止2022年1月底,项目实际到位总资金为1.24亿元,用于支持各地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资金到位率1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截止2022年3月25日,共计完成中央水利救灾资金1.04亿元,其中用于支持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工作0.76亿元,水利抗旱工作0.28亿元。由于第四批水利救灾资金下达时间较晚,且受疫情与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完成各级分解下达至具体项目,但执行进度相对较慢,项目资金完成率83.9%。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为切实加强和规范中央水利救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9年12月,根据《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9〕117号)》,结合江西实际,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农业厅和江西省水利厅联合印发《江西省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赣财农指〔2019〕41号)。
我省2021年度中央水利救灾资金认真按照《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江西省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要求,合理分配救灾资金,及时下达到位,明确资金使用范围,确保资金使用管理及时性、有效性。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2021年度,经再动员、再部署、再检查,全省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重建进度总体较快,进展较为顺利,截至2022年3月底,全省共完成修复水毁水利工程设施共1745处,项目完工率100%。抗旱水利工程完成502处,项目完工率58.4%。
(2)质量指标。2021年度全省中央水利救灾资金项目,严格按相关项目管理办法建设实施,项目质量满足要求。
(3)时效指标。截至2022年3月底,我省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项目基本完工,抗旱水利工程正稳步推进,满足时效要求。
(4)成本指标。我省2021年度中央水利救灾资金项目投资均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未出现在实际执行中超过概算的项目,成本控制较好。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实施后,能够及时有效阻挡、疏导洪水、缓解旱情,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有利条件,能有效减少项目区经济损失,经济效益良好。
(2)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区域防汛抗旱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区域防汛抗旱能力,有效保障了项目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促进了社会安定与和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社会效益显著。
(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采用预防、应对和治理的措施,将洪涝灾害、干旱灾害限制于可承受的风险范畴之内,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规范了洪水走向,有效缓解项目区人水矛盾,改善河流和区域生态环境,维持河湖健康,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4)可持续性影响。项目实施后,水毁水利工程得到了有效修复,抗旱水利设施得以兴建,为今后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促进了项目区防汛抗旱减灾综合能力持续提升。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为了解受益群众对水利救灾资金项目建设的满意程度,全省各地开展了用户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统计结果看,项目实施满意度较好。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本次中央水利救灾资金项目,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项目完工率100%,中央水利救灾资金完成率100%,抗旱水利工程项目完工率58.4%,中央水利救灾资金完成率60%。偏离绩效目标的主要原因是第十批水利救灾资金到位较晚。2021年12月27日收到中央第十批水利救灾资金,省财政厅与省水利厅于2021年12月30日将资金分解下达至各设区市,设区市在将资金分解下达至县区后恰逢春节假期等原因导致资金执行进度较慢。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督促各地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加快资金使用,尽快完成各项预定绩效目标。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21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22〕1号)要求,本次绩效评价结果应按规定程序逐步向社会公开(涉密项目除外),并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申请、安排、分配的重要依据。
针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总结分析,制定针对性措施,提出整改具体措施,并抓好整改落实。同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落实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的奖惩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